2025 11/09 09:07:52
来源:浙江日报

人工智能时代,他们为何选择浙江

字体:

  原标题: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签约投资额破千亿元 人工智能时代,他们为何选择浙江

  漫步古镇,当浓浓的AI气息扑面而来,应该怎样抓住这一机遇?浙江的答案是:来,到浙江来创新创业。

  11月8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以“数智跃迁·AI驱动数字经济新生态”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新应用,吸引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领军人物、权威专家等齐聚乌镇。会上,一批AI味十足的新项目顺利签约落户。

  引智 引资 引才

  这几天,水乡乌镇的AI浓度特别高。除了可知可感的AI体验,还有实实在在的AI项目落地。

  8日会上,104项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创历年新高。同时,浙江精准对接外省在浙科研机构,敲定10余项数字经济领域科研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超30亿元。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举办地的三大标志性品牌活动之一,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合作的重要对接平台。

  浙江省经信厅数字经济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签约项目集中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新赛道,都是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加码赋能的项目。

  “我们的项目投资了50亿元,主要做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部件和机器人传动关节部件,这将是企业除主业外的第二、第三核心业务。”某控股集团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他进一步解释,选择落在平湖,是因为平湖是全国闻名的机床之乡,有着非常好的产业基础。

  科大讯飞在金华投资的人工智能AIPC信创生产基地项目,也在当天签约。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项目,将研发、生产“金华造”信创电脑、AIPC及行业应用一体机等全系列信创算力产品。

  除了“引智”项目瞄准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此次落户桐乡的基金项目——桐乡松禾清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将重点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产业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会创新增设高层次人才“校(院)企双聘”签约环节。通过企业、高校与高端人才三方签约,为企业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当天,来自天能集团中央研究院的丁睿昱博士牵手湖州学院。“接下来我将在湖州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新能源领域的课程教学,并与学院共同研究一些新项目。”她说。

  人工智能百花齐放

  浙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热土。除了“六小龙”,还有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探路人。

  当天大会上,戴着最新款的AR眼镜,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向文杰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AR+AI”眼镜的最新探索。

  “每次发言前,很多人都会问‘你的演讲稿在眼镜里吗?’我想说,也就大半年的时间,辅助演讲已经是灵伴AR眼镜最基础的应用了,”向文杰说,目前灵伴正在不少于10个领域推动“AR+AI”落地,比如应急、交通、消防、旅游等,“半年后,大家还能看到灵伴AR眼镜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就在今天上午,一位萨克斯爱好者问我,演奏萨克斯时乐谱能不能在眼前呈现,弹错了眼镜能发出提醒,这样就能更好地训练。我想说,太好了,这是我以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向文杰通过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当更多的用户使用AR眼镜,更多的开发者参与眼镜开发,AR眼镜的应用场景将会不断拓展延伸。

  身着一副浅灰色外骨骼具身智能产品,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天轻松跳上讲台,台下传来声声惊呼。王天告诉大家,通过身着外骨骼具身智能产品,可以做到许多人力自身难以突破的事情,比如腿脚不便的老人可以自如行走、篮球爱好者可以成为灌篮高手等。

  目前,程天科技已经与全球超过1500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外骨骼具身智能产品的应用。“我很期待,也在为此努力,希望未来有一天外骨骼产品能像穿衣服一样,与人体人机合一。”王天说。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欣,则带来另一种AI的探索。“这些年,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各类攻击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给我们防御侧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也需要通过一些新技术来解决安全问题,这里的新技术自然是指用AI来对抗AI。”他说。

  与机器人搏击、机器人写毛笔字、机器人做咖啡等不同,透过这场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我们又看到了AI在许多不同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正是这些百花齐放的探索,推动浙江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热土。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4943.9亿元,同比增长22%。

  五大优势发力AI

  有人说,AI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时代。当前,浙江正抢抓时代机遇,举全省之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那么,为什么要来浙江创新创业?

  理由相当充分。“用得上的大模型、丰沛的算力、优秀的人才、快速落地的应用场景和稳定的资本支持。”就在当天会上,浙江省政府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五大理由。

  比如说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座——大模型。截至今年10月,浙江已经有50个大模型通过了国家网信办的备案。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DeepSeek,也有全球领先的通义千问系列模型,还有像蚂蚁集团的百灵、新华三的百业灵犀等一系列的垂类大模型。

  浙江拥有丰沛的算力。加快打造算力强省,浙江已经布局建设了一批万卡智算集群,构建了长三角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省的智算规模在全国排在第二位。比如就在乌镇,建设了超算中心“乌镇之光”,离乌镇仅有50公里的平湖,还有润泽信息港等。

  优秀人才也是浙江的优势。浙江通过开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4万多人。同时,浙江今年又成立了浙江人工智能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培训能够调用算法、训练模型的博士生。

  应用场景丰富是人工智能时代浙江的明显优势之一。好比制造场景,浙江制造业发达,如今又率先探索“AI+制造”等场景应用,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多个精准、小切口的应用场景。现在已有14个案例入选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案例。同时,浙江还有医疗领域、地理信息领域、石化化工领域、文化旅游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还有稳定的资本支持。浙江致力于打造覆盖科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矩阵,不断加大力度投小、投早、投长期、投硬科技。目前,浙江省产业基金体系已经集聚了117只基金,总规模超过千亿元,累计投资省内的项目达1684个,其中有101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有371家企业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选择落户浙江,就是因为这里集聚了一批全球最顶尖和最专业的人才,并拥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一项当天签约的新能源项目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夏丹 通讯员 徐圣阳)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