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06 17:32:52
来源:文成县委宣传部

全链融合,赋能浙江文成糯米山药产业现代化

字体:

  糯米山药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特有优良品种,已有近千年种植历史。其口感细腻、软糯适口、滋味清甜,是一种粮、菜、药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入选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糯米山药核心基地全景。金宏杰/摄

  近年来,文成将糯米山药作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纳入乡村“土特产”种养体系,筛选保护优质品种,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招引培育市场主体,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壮大。去年,该县糯米山药播种面积达1.21万亩,总产量1.93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近8.5亿元,初步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

  如今依靠种植糯米山药,文成县农民叶珏瑜实现了从转产转业到“身价百万”的转变。他曾经在黄坦镇养猪一年收入十多万元,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后来为了保护珊溪水库生态环境,库周的黄坦成为开展畜禽养殖业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叶珏瑜也面临着转产转业、另谋出路。兜兜转转之际,他进入一家单位当临时工,业余时间尝试种植糯米山药,没想到经济效益相当不错。那种独一无二的口感,成为“可以邮寄的故乡”,让众多在外游子在品尝中寄托思乡之情。他们纷纷下单,山药还在田里,货款已经打到了群里,转账多到叶珏瑜甚至会来不及及时接收。

  种植户展示糯米山药。侯少东/摄

  现在,他早已经辞职专门从事糯米山药种植,基地也扩大到60亩,一年产值约100万元。带动其他农户在周边开发出上百亩连片种植,人均年收入六七万元。围绕着糯米山药,更多文成农民就此走上稳定就业、逐年增收的道路。

  强化种质资源科研力量 实现产量商品性双提升

  除了自身不放弃努力,叶珏瑜的成功转型也离不开文成对糯米山药产业的大力扶持。

  文成从源头入手实施选育留种工程,确保独特口感品质得以保留和提升。尤其是今年建成投用的种质资源圃,配备连栋温室大棚、自然通风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承担起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保存与创新利用的重任。目前,该资源圃已收集山药种质资源200多份,筛选优质糯米山药品种4个,其中文糯1号已申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为进一步繁育优质种苗奠定基础。

  文成将搭建农业科研平台,作为培育糯米山药产业的重中之重。与浙江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共建浙江大学文成大健康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和省市县科协共建国家级浙江文成山药科技小院。建设果蔬资源创新与评价利用中心,开展基质栽培、水培快繁、组培脱毒、可降解地膜等种植繁育新技术的示范应用。

  依托这些院校平台力量,该县引进技术团队实施一批糯米山药科技项目。与浙江大学喻景权院士团队合作,示范大棚避雨、配方土、悬空栽培等技术;与河南师范大学李明军教授团队合作,开展茎段组培为脱毒苗工厂化繁育奠定基础;与江苏省农科院张培通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展提纯复壮、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与中国农科院闫妍研究员团队合作,筛选出相匹配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在科技力量推动下,该县制订《标准综合体》《种植技术规程》等系列标准,发布糯性指数,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文成糯米山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这一特色农产品产量提高15%以上,商品性提升到83.7%,为引领优质生态化生产和富民增收奠定基础。

  围绕精深加工招引项目 农旅融合壮大全产业链

  文成博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海风自信,预制食品能做到既叫好又叫座。

  这家当地重点招引企业,主营糯米山药等精深加工产品。有一次,客户尝过他家产品后疑惑:“不像预制,是现做的?”这种反馈的背后,是企业注重健康、口感和颜值的平衡。

  他们把目标客户设定在90后00后,主打零糖、零添加,加入南瓜等天然食材提升口感,金黄色泽也更容易出片。这种思路主导下,该企业推出山药花胶鲍、山药流沙包、芝士山药泥等系列热销预制菜,复购率超六成,甚至有尝过的顾客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并发展成经销商。

  这些都让这家投产不到一年的企业有信心,明年产能拉满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亿元,直接带动周边500人就业。

  引入博海食品,是文成加快糯米山药产业强链补链的成效之一。该县紧盯农产品市场化短板,建成全省首条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体系(SC认证)的糯米山药鲜切速冻生产线,将储存期延长至12个月以上,并实现从散装到定量包装的转变。

  文成糯米山药(山药小哥)形象。

  文成将引育加工和销售企业,作为打造全产业链的重中之重。其中,博海食品等两个项目总投资超两亿元,年加工糯米山药能力超万吨。这些市场主体运用冷冻加工技术,开发系列即食食品,推动与“娃哈哈”合作量产糯米山药八宝粥,借助自身网络将产品推向企事业单位,开辟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这些举措带动糯米山药全年无间断供应,加工率超五成,从鲜食到冷冻去皮售价提升四倍。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文成延伸产业链的另一个亮点。比如,该县组织重点餐饮企业,研发12道热菜的糯米山药全席,结合鱼头、猪蹄等当地特色食材,呈现山药独特口感。未来,这些菜品将向全县推广,致力打造文旅消费特色产品。

  全面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引领共富群体持续扩大

  黄坦镇黄垟村“一肩挑”干部程学义,深切体会到糯米山药对农村发展的全面带动。

  当年畜禽养殖业综合整治完成后,村里一度找不到新产业,年轻人外流,集体经济陷入负债。在县农业、科技等部门帮助下,少数村民尝试种植糯米山药,结果一亩净赚上万元,带动大批人跟进。

  现在黄垟村已成为全县核心基地之一,优质土地和常住居民几乎都投入这个产业。有力气会经营的,一年利润三四十万元;就算只给别人帮工,一年也能增收一两万元。正是看中它的前景,村集体已经自购设备和冷库,准备用于初加工后再销售。“预计三四年就能回本,”程学义期待,每年带来的效益能成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最粗的大腿。

  在文成,由糯米山药带动乡村产业、个体就业和集体经济全面发展,黄垟村绝非个例。这背后,是该县构建起一套涵盖财政奖补、税费政策、金融保险等多层面的政策扶持体系,致力以要素保障为产业发展护航。该县探索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扩面,对基地建设、设施农业、品牌建设、产品加工、物流保鲜、市场开发等方面给予相应资金补助,鼓励银行推出专项贷款,为种植户降低风险、稳定增收夯实共富基础。

  文成尤其注重建立抱团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组建新型股份合作公司。由企业统一流转土地,合作社统一管理,为农户提供农药、机械、化肥等农资统一采购,致力解决基地小而散、育苗时间不统一、农户散种散卖等问题,推动要素资源配置和各方效益优化。

  这些举措带动该县共富群体持续扩大。2024年,糯米山药全产业链吸纳就业超3000人,有望在三年后成为浙南地区又一个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张睿 朱宁)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