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06 17:35:48
来源:苍南县委宣传部

浙江苍南激活“好人文化”生态链 释放道德文明正能量

字体:

  近日,“中国好人”李国色走进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鹤峰村佳佳家里,为12岁的佳佳送去温暖与希望。这个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女孩,是李国色今年结对帮扶的第132个对象,也是苍南县“百名好人德兴村社”行动惠及的众多困难家庭之一。2025年以来,该行动已让苍南及周边地区大批困难群体得到了及时有效帮扶。

  这一创新实践以苍南县域内丰富的好人资源为基础,通过身边好人与村社结对共建模式,将先进道德理念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以道德建设凝聚乡村发展共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

  精准帮扶,以道德力量纾解民生难题

  不同于以往随机、零散的帮扶方式,“德兴村社”好人结对活动让帮扶工作更加组织化、精准化。“成立好人工作室后,我们收到了社会各界爱心捐款,但如何精准对接需求,把广大爱心人士的捐款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里却成了难题。”李国色道出了全县34个“好人工作室”共同面临的难题:信息不对称让爱心资源难以精准送达最需要的人手中。

  为此,苍南创新开展“百名好人德兴村社”行动,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推动身边好人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实践,让“好人精神”在基层产生强大共生效应。首批66名好人代表成功结对28个村社,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政府部门的桥梁作用下,李国色已结对帮扶168人,帮扶资金达88万余元。“温州好人”颜怡选发挥专业特长,长期为托老服务机构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陪伴行动不便的老人闲话家常,今年已服务老人360人次。

  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好人累计结对帮扶2520余人次,帮扶资金165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将“好人能量”向惠民实效的转化。

  典型引领,文明新风浸润和美乡村

  在文明乡风建设进程中,好人群体正成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力量。该行动推动身边好人深入基层,将精神力量“种”到乡村一线。

  “温州好人”林少少长期致力于移风易俗公益活动,近年来为659对新人组织筹办了5场集体婚礼。“当前农村天价彩礼和奢侈婚礼仪式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她表示,“希望通过集体婚礼来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健康婚俗观。”结对矾山镇福德湾村的“中国好人”郑秋燕,则通过爱心伏茶点宣讲诚信家风,她家三代坚守初心为民服务的事迹深深感染着群众,该爱心茶摊已被列为县级诚信教育基地。

  据统计,“百名好人德兴村社”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各类好人尽己所能,先后开展助学、孝老、救助、普法、义诊、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主题公益活动650余场,有力推动了淳朴民风培育和文明乡风涵养。

  德治善治,道德效能助力乡村治理

  从荣誉奖台走向基层舞台,百名好人正在乡村治理中展现新作为。结对马站镇凤尾山村的“温州好人”黄朝爱专注调解事业,成功化解夫妻矛盾、邻里纠纷、劳资争议等各类纠纷200多起。“感谢你们的信任”成为他的口头禅,村民有事总爱找他商量。“温州好人”郑秋丽在马站镇中魁村成功发展新型农业后,积极带动周边农户,无偿推广农作物种植技术,年用工3000人次,为周边农民增收60万元,助力销售四季柚1万斤,带领村民实现共富发展。

  据苍南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百名好人德兴村社”行动实施以来,有效激发了全县701位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投身村社治理,建言献策,将道德力量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构建“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大精神动能。苍南自古就有乡贤反哺桑梓的优良传统。如今,这种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已转化为新时代的道德力量,在浙南大地汇聚人心、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持续推动苍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鲁新/文 苍南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