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高速公路运营一线,活跃着这样一群安全守护者,他们以“安全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在平凡岗位上“三思而行”——思危、思细、思变,用行动织就了一张坚实的高速安全网。
54公里奔波路 织密安全运维网
设备管理员陈俊宇检查配电柜。吴柏宏 摄
“安全带高挂低用!”“支腿垫实放稳!”在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温州管理中心,机电运维员陈俊宇的指令铿锵有力。面对54公里管辖路段、点多面广的挑战,他化身“安全哨兵”,以“显微镜”查隐患、“放大镜”看问题、“零容忍”抓落实。
日均驱车200余公里往返各点,鞋底磨出“新纹路”,嗓子喊到沙哑是陈俊宇的日常。每次巡检前,他逐字逐句与运维团队核对计划,将“安全预案”细化到每一个垫片的放置;作业中,他紧盯高空操作、设备调试等关键环节,反复核对筑牢“安全弦”。“既要干得好,更要干得安全。”在他的严格监督下,分散的运维点连成一体,保障设备稳定与通行安全两手抓。
3万步巡查路 丈量安全生命线
胡文锋记录消防设施测试数据。柯建凯 摄
“出水压力值正常、泡沫箱出液正常、栓口无漏水——下一个!”永嘉隧道所巡检员胡文锋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消防设施的测试数据。在日常运维工作中,他深知隧道消防设施是司乘的“生命防线”,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确保测试精准,他放弃了便捷的车辆抽检,选择步行逐点排查。50米一个设备,150米一个节点,他沿着隧道深处一步步丈量,每天累计行走3万多步。
工作之余,胡文锋琢磨工具改良,优化冲刷头便于清理线槽。从消防设施的“毫米级”检测到工具的“创新式”优化,胡文锋用“绣花功夫”践行信念:“安全无捷径,唯用心与较真。”
超万次重复 筑牢站口安全屏
柯海珍用自制铁钩清理排水槽碎石。苏洁洁 摄
清晨的温州马屿收费站,安全员柯海珍的身影准时出现。俯身排查地磅线路,反复确认ETC栏杆灵敏度,细心清点应急物资……这些微小动作,她日均重复上百次,月均超万次。重复,是她对安全承诺的无声坚守。
台风来临前夕,柯海珍敏锐发现排水沟积水逼近电路箱,立即组织应急小组,手持自制刻度铁钩投入疏通。“死角必须清到位,隐患常在看不见处!”她半蹲积水中奋力清理。这位“安全发明家”的巧思不止于此——她提议并推动在入口栏杆加装光感警示灯带,让栏杆在夜间化身“会呼吸的安全灯”,提示货车提前减速。
点滴行动,汇聚成守护之力。浙江高速一线的安全卫士以坚定的信念为指引,思危于未然、思细于毫末、思变于创新,在平凡岗位上日复一日地“三思而行”,书写着保障民众美好出行的安全答卷。这份对安全的永恒追求,如星火般闪烁在绵长的高速线上。(谢沿帖/文)